“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三则(小商品数字贸易、产业链数据融合、多式联运)
热度: 0  发布时间:2024-06-21 21:52:32
案例一:数据要素赋能小商品数字贸易便利化

 

义乌小商品交易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汇集海内外众多的采购商和供应商,以批发方式促进大规模商品流通交换,促进了国内外贸易发展。但由于交易双方企业主体普遍较小、数据流通共享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企业出口结算账期长、货款回收难,金融机构授信难、放款难,监管部门缺乏管理手段。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融合小商品城企业的数据,推出企业信用、外贸预警等数据产品服务,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交易风险,拓宽了融资渠道,助力中国小商品扬帆出海。

一是整合多源数据,让数据“供得出”。通过授权运营方式获取登记、许可、处罚、荣誉等公共数据,融合商品、交易、物流、评价等企业数据,以及全市电商企业、电商示范基地、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的采购商信息、贸易纠纷、履约评价等数据,为小商品数字贸易便利化提供数据基础。

 

二是构建数据流通通道,让数据“流得动”。构建商贸领域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以数字化贯穿展示交易、贸易履约、仓储物流、资金结算和信贷融资等方面,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沉淀贸易数据,让贸易全过程可追溯、可还原。

 

三是创新数据应用场景,让数据“用得好”。打造商贸供应链金融产品,基于真实贸易数据为核心的轻资产授信服务,开发货款宝应用,商户送货至指定仓库即可收到50%的货款,有效缓解中小微主体回款难等问题,降低账户被冻结的风险;全面构建企业征信体系,建立覆盖义乌市场25万家商户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开发信用报告产品,为市场商户、采购商、银行机构提供企业信用风险查询服务。

 

图 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驾驶舱
2023年,义乌出口总值达5005.7亿元,使用小商品数字自贸平台提供的报关、物流或结汇等数字化产品服务的占比达77.6%。全年基于企业征信体系累计授信总额90.57亿元,放款额35.58亿元,解决3.3万余户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3883.7亿元,同比增长19.0%;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66.0亿元,同比增长93.0%。义乌市场电商主体突破60万户,日均诞生超500个电商“老板”,领跑全国。
图片
案例二:产业链数据融合应用 助力提升大宗商品流通效率

 

大宗商品贸易是全球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平衡和金融市场稳定都至关重要。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国,存在大宗商品国内市场结算标准价格缺失、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融合多方数据资源,打造了系列商品价格指数等产业数据产品,有效提升大宗商品流通效率,提高大宗商品国际定价影响力。

 

一是多渠道采集融汇产业链数据。上海钢联通过人工采集与系统自动化采集相结合的方式,汇聚大宗商品的生产、供应及销售、价格等数据,并融合外部企业提供的遥感卫星数据,采用图像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建模分析预测等技术,形成了一套覆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农产品等8大领域100多个产业链的产业数据库。

图1 数据质量管控和监督的“八步流程工作法”
 

二是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数据产品开发和服务。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金融衍生品市场机构、政府等主体需求,开发了商品价格指数等系列数据产品,累计形成了900多个大宗商品10万多条日度价格数据,以及影响价格波动的多维度数据共计近10TB。2015年,上海钢联的铁矿石价格指数被世界四大矿山之一的必和必拓纳入结算体系,截至2022年,全球30%左右的铁矿石贸易采用该指数作为结算依据。上海钢联以数据终端服务(PC端和移动端)、数据互换、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式,服务30多万个付费用户,以及300多万个免费用户,为国内外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提供结算基准和定价参考。2023年,上海钢联产业数据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5.99%,三年复合增长率18.90%。

图2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图3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应用

 

图4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应用场景与使用主体
图片
案例三:多式联运数据贯通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物流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常见的物流种类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货物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往往会经历多种物流方式的衔接运输(简称多式联运)。由于不同物流方式涉及的主体数量庞杂、差异较大,物流信息存在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导致信息跟踪难、订舱操作繁琐,限制物流效率提升。浙江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打造智慧物流云平台,集成全省多维度物流大数据,应用物流运单AI智能识别、智能沙箱等技术,实现一站式“查运踪、查船期、查运价、查关务、查航空”,并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大幅提升企业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创新了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加快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一是打通系统间数据壁垒,构建大数据底座。平台先后整合打通政务、班轮、码头、货代等100多个系统,汇集海运、空运、陆运、口岸各类物流数据超1.1万项,对接各类物流数据超1000万条,为智慧物流服务应用提供坚实基础。平台形成了物流数据存储、交换、共享、应用、开放的核心枢纽,构建了“一地汇聚,全省共享”的一体化智能物流公共数据平台。

 

二是打造多样化数据产品服务。打造智慧物流云平台,通过集成货、箱、车、船、空、铁、驳、仓、关、港等10大数据域,重塑数据交互标准、重构系统操作流程、重造应用场景功能,打造跨运输方式、跨政企、跨省市县企的物流数据枢纽,实现多式联运物流全程跟踪、路径优选等功能,提供从订舱到港口出运“一站式”全流程数据服务,实现“海陆空”多种联运方式融合的数字化物流运输体系。

 

图 智慧物流云平台